《多維時報》:中醫在美爭取主流社會承認
本報記者徐可 何晨輝 (May2004)
中醫在美國還沒有被主流醫學界完全接受和認同,好像被打入另冊一樣。中醫只是在傳統西醫不能起作用的時候,發揮替代的功能,求助於中醫的美國病人只是病人群體之中的少數。中醫是被西醫認為無藥可救的病人的最後一線希望。但是很多在紐約行醫的中醫認為,中醫在美國不受重視的現象近年來正在逐漸改變。
家住紐約皇后區Astoria的John今年12歲,患有先天性哮喘病,每年一般要發作四次,平時John必須把平緩哮喘的噴霧器和激素類藥物帶在身上,以防萬一。可是這些藥不但不能治好John的病,還讓他產生了對藥物的依賴性。她的媽媽Helen Vassis幾乎要絕望了。Helen的鄰居向她推薦了針灸醫生厲振鴻。2003年9月份,Helen開始帶著兒子來到中醫厲振鴻位於法拉盛的診所。經過幾次治療,John的病就有了明顯的好轉,哮喘的徵兆消失。往年冬天,John的哮喘病要發作四次以上。而今年冬天,他的哮喘病只發作了兩次。Helen對多維時報說,“我看到我的兒子一天天好起來!”厲振鴻醫生說,John有很大的希望能夠痊愈。厲振鴻醫生1987年從北京來到美國。他畢業於北京醫學院,曾經是一位精神神經科大夫,就職於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安定醫院。他也曾在北京中醫學院大專班接受過中醫訓練,曾師從著名中醫李鴻祥、印會河、劉學俊等人。1992年,厲振鴻醫生通過紐約州的考試,成為一名執照“針灸(Acupuncturist)。
美國每年花幾千萬美金進口中藥
在全紐約州,像他這樣的執照針灸師有2000多位。在中國針灸是中醫的一個組成部份。但是在美國,中醫執照卻一直沒有出台。根據美國針灸和東方醫學資格委員會(NCCAOM)的統計,現在全美有41個州允許執照針灸師開業。美國執照針灸師的組成主要有四大部份:經過300學時訓練的美國西醫,修讀三年制美國針灸學校的畢業生,來自中國的中醫院校畢業生,還有一些經過中醫訓練的中國西醫醫生。紐約州規定,凡是申請執照的針灸師必須通過NCCAOM的專門考試。已獲得執照的針灸師每四年要修滿一定量的有關針灸和東方醫學的課程,執照才能保持有效。
有著幾千年歷史的針灸和中醫在中國婦孺皆知,在美國卻和瑜伽功、按摩等自然療法一起被稱為“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或者“補充醫學”(Complimentary Medicine)。有人認為,“替代醫學”這個名稱的本身就意味著中醫和針灸在美國還沒有被主流醫學界完全接受和認同,好像被打入另冊一樣。中醫只是在傳統西醫不能起作用的時候,發揮替代的功能,求助於中醫的美國病人只是病人群體之中的少數。中醫是被西醫認為無藥可救的病人的最後一線希望。美國醫學學會曾有聲明說,“缺乏證據證明大多數替代醫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醫生應該了解病人是否在使用替代醫學或者非常規醫學的手段治療疾病。病人必須被告知如果中斷正在進行的常規治療可能會有的危險。”
但很多在紐約行醫的中醫醫生認為,中醫在美國不受重視的現象近年來正在逐漸改變。從中藥市場來看,厲振鴻介紹說,美國的中藥市場方興未艾。美國每年花幾千萬美金進口中藥。美國藥品市場上,以中藥為主要成份的藥品產值有上百億美元。美國的製藥廠生產了許多含中草藥成份的藥品,比如Confidence公司的產品Aller 24,治療花粉過敏症就很有效。還有用於營養保健的人參製品等也很暢銷。購買牛津醫療保險公司醫療保險的客戶做針灸的費用,可以由保險公司支付。現在成為牛津保險擔保範圍內的註冊針灸師有超過2200位之多。
牛津保險保險公司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支付針灸費用的保險公司之一。此外,保險公司也支付由於車禍傷害引起的針灸治療。紐約州規定老人卡(Medicaid)不能支付針灸的費用,中醫更不在保險範圍之內。病人必須自己支付費用。每次問診的費用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自己花錢看中醫是令許多病患止步的主要原因,也是紐約的中醫針灸醫生最頭痛的問題。法拉盛的中醫楊之楠說,他的病人中只有20%由保險公司支付診費的。
中醫在美國的發展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醫和中藥。”美國中醫藥專業學會的彭定倫醫生以他的親身經歷向多維時報描述了中醫在美國的三個發展階段。
彭醫生說,1972年尼克松訪華,隨行的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在北京突患急病,北京的醫生使用針灸對他進行麻醉,成功地進行了手術。該記者回國之後,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關於針灸很神奇的文章。於是掀起了美國的一股中醫熱。這個時期內的中醫是來自中國的早期移民。很多人看到有利可圖,都一窩蜂而上。
80年代是中醫在美國發展的第二階段。良莠不齊的醫生素質造成了社會上對整個中醫行業從業者素質的懷疑。80年代中期的時候,報紙上開始有人說,針灸治療沒有科學根據,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云云。
第三階段,到了90年代,NCCAOM開始監管執照針灸師的考試制度。同時有一大批中國中醫院校的畢業生來到美國。越來越多的針灸學校在美國創辦。中國的中醫和本地針灸學校的畢業生,組成了推動中醫在美國發展的中堅力量。除了開設私人針灸診所的中醫之外,也有一些中醫在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任職。他們在證明中醫的醫學科學性和提升中醫的專業形象上面做了許多工作。
據彭醫生介紹,現在針灸在紐約的普及程度很高。紐約的市立醫院有用針灸幫助癮君子戒毒和戒酒的項目;在康乃爾醫學院的斯隆癌症研究中心有針灸醫生幫助癌症患者做針灸止痛的治療;在退伍軍人醫院和康復科大夫的診所中,針灸醫生都很多見。
但是中醫卻一直缺乏足夠的法律監管措施。按照美國食品和醫藥管理局(FDA)的規定,中藥不是藥品,而是作為食品補充成份。開中藥的中醫師不需要專業執照的認可,誰都可以開藥方。沒有藥方也可以在中藥材鋪買到中藥。一些中藥批發公司從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進貨,再賣給藥材店或者開業的中醫。
中藥麻黃不是禁藥
從1972年到現在,中藥在美國的發展經歷了許多坎坷和磨難。經過從業者的積極努力,中藥業還是在艱難中開出了一條希望之路。
1995年美國開始流行含有麻黃鹼(Ephedrine)成份的減肥藥和興奮劑。這種藥被發現有副作用,服藥後會引發中風和心臟病。據估計有800例服藥後有不良反應的報告,並有50多人死亡。2003年2月,23歲的巴爾地摩棒球隊的投手Steve
Bechler在服用三顆以麻黃鹼為主要成份的Xenadrine之後死亡,更引發了公眾對麻黃鹼毒性的注意力。 美國中醫藥專業學會理事長李永明認為FDA在痲黃禁令中間接承認中醫能治病。
2003年12月底,FDA頒布含有麻黃鹼成份的藥為禁藥。但是在FDA的報告中,對中藥麻黃卻網開一面。這個決定讓許多中醫從業人士感到歡欣鼓舞。新澤西Warren Hospital主治醫生,美國中醫藥專業學會理事長李永明博士認為,FDA的禁令中措辭巧妙,禁令中提到“該禁令不限制草藥治療(Herbal Remedies)”。李醫生認為,鑒於FDA一直以來把中藥列為食品補充劑,而不是藥品,這個說法等於間接承認了中藥可以治病。他認為FDA的這番決定有其重大意義。以前在禁某種藥的時候,有相關成份的中藥也都成了被禁之列。在社會上造成一種“中藥有毒”的誤解。
李永明醫生介紹說,麻黃湯是2000年前名醫張仲景發明的,是中國中醫院校教授的方劑學課程開篇第一個方子。麻黃有發汗、平喘的功效,適用於風濕、感冒。李醫生說,麻黃湯在中國使用了幾千年都很安全。中醫用藥一般是把多味藥混合使用,不同的成份之間有互相抑制的作用。而且西藥的麻黃是經過提純之後使用,西藥麻黃鹼的濃度是草藥裏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濃度過高,導致對人體有害。
多維時報對紐約多家中藥鋪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店家都聲稱兩年以前就不賣麻黃了。實際上有中醫稱,麻黃在紐約市面上還是可以買到,可能店主怕招惹麻煩,就對媒體統一口徑說不賣麻黃。
“馬兜鈴事件”
與麻黃事件形成對比的是“馬兜鈴事件”。自1990-1992年間,比利時有上百名婦女長期服用含馬兜鈴酸的減肥藥以後,發生間質性腎炎,迅速惡化成末期腎病,需要依賴洗腎維生。美國於2001年也禁止含馬兜鈴酸成份的藥品輸入,包括中藥廣防己等十幾味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曾刊出“中藥廣防己致癌”的文章。
美國中醫藥專業學會就FDA宣佈馬兜鈴為禁藥的記者招待會,召開了反記者招待會,為包括中藥廣防己在內的十幾個中藥正名。
李永明認為FDA所謂的“馬兜鈴事件”的說法欠妥當,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比利時腎病事件”。
據紐約中文媒體報導,2004年年初美國內務部魚類和野生動物署(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和紐約州環保局一起,對紐約唐人街中藥店進行了一次突擊檢查,搜查可能有虎骨及犀角成份的中成藥,被搜查的店鋪達16家之多,這是該部門多年來針對唐人街中藥店的最大一次行動。
代表布魯克林的紐約州參議院高頓於3月8日致函美國內務部魚類和野生動物署(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對事件表示關注。政府的出發點固然是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中醫界人士表示,熊膽、鹿茸、虎骨、犀牛角入藥,雖然在中國古方就有了。但隨著社會進步,連中國都沒有人用了,在美國就更加沒有人用。政府的這一突擊搜查行動顯示了政府有關部門對中藥的偏見還很嚴重。
針灸治療不孕症有獨到之處
在長島、法拉盛和曼哈頓上西區開設診所的厲振鴻醫生說自己的病人9成以上是美國人。除了擅長治療成人和兒童的哮喘之外,厲振鴻醫生還運用針灸療法治療多發性硬化(M‧S‧)、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各種癱瘓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他認為如果按照其對中醫的態度對美國人進行區分的話,有一類美國人對傳統療法以外的替代療法持一種完全抵觸的態度。第二類認為中藥不能吃,但針灸可以試一試。第三類是對替代醫學特別熱衷。這一類人裏面有很多是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中老年人,他們認為西醫的毒副作用太強,因而崇尚自然療法。
楊之楠教授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函授部副主任,並擔任中日合作上海中醫國際康復院的董事長兼院長。他1992年從上海來到紐約。
楊教授說,他在唐人街的診所的病人中有六成華人,一成的韓國人,還有三成的其他族裔。而在法拉盛的診所裏有六成半的華人,兩成韓國人,和一成半的其他族裔。
由於看病的韓國病人很多,所以楊教授專門聘請了一個懂韓文的中國人做翻譯。楊教授說,韓國人對中醫的痴迷程度,甚至比中國人還要更勝一籌。韓國人問診的時候有備而來,先不告訴醫生自己的病情,等醫生望聞問切之後,如果說得不對頭,轉身就走。如果說得和病情相符,才會放心的讓醫生看病。但是韓國人不喜歡中藥的苦味,也害怕煮中藥的麻煩。所以他專門配置了韓國生產的煮湯藥的機器製成“韓藥湯”,用機器煮草藥,並把煮好的湯藥按照每次的用量分裝在塑料袋中。
楊之楠教授80年代首創了用針灸、中藥和推拿三合一的療法治療癱瘓。除此之外,治療各種痛症和不孕症是他的專長。
楊之楠教授說,中醫針灸在治療不孕症上有獨到之處,不但可以治療輸卵管不通等疾病,還可以提高人工受精的成功率。曾有德國的醫生做過研究,在160例做人工受精的婦女中,一半接受針灸治療,一半沒有接受針灸治療。結果接受針灸治療的婦女人工受精的成功率是42%,沒有接受針灸治療的人工受精成功率只有26%。
楊之楠教授經過研究,對中藥針灸可以提高人工受精成功率提出了自己的解釋。醫學上認為下丘腦、垂體和卵巢在一條控制軸線上。楊教授推測一方面中藥裏面使用引經藥把經絡引到頭頂,通過下丘腦的控制,來調整激素的分泌,提高排卵的質量。另一方面,有的婦女接受體外受精卵之後,會由於自身的免疫反應導致對受精卵的排斥,使受精卵不能成功地在子宮著床。西醫不敢使用免疫抑制劑,害怕對胎兒有影響。楊教授認為,針灸有雙向調節的功能。在需要提高免疫能力和抑制免疫能力的時候,都可以起作用。他有一個病人,嚐試兩次試管嬰兒都不成功,結果用中藥加針灸的治療以後,現在這位婦女已經生下了健康可愛的小寶寶。還有一位嚐試人工受精不成功的病人在接受楊教授的中藥加針灸的治療之後自然懷孕成功。
中醫何日受到主流社會承認
推動中醫在美國的發展,讓中醫早日受到主流社會的承認,是許多在美國從事中醫行業的有識之士的目標。 彭定倫醫生提到,正是由於中醫針灸的功效在美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一些美國正骨醫生和腳科醫生雖然沒有受過中醫的完整訓練,卻也想獲得用針灸治病的權利。現在還有一種潮流是不承認中國大陸中醫學院的畢業文憑,這些都對來自中國的中醫針灸醫生構成了威脅。
於1998年成立的美國中醫藥專業學會(又名旅美中醫院校校友會),現在是美東地區非常活躍的一個中醫學會,在新澤西州、康州、賓州、麻州、加州、佛州和德州都有分會。這個學會出版半年期會刊,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學術會議,還與美國西醫學會、中華中醫學會聯合組織一年一度的國際中醫藥論壇。現在這個學會正在推動發起紐約州針灸工會。
彭定倫介紹說,白領人士採用工會的形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和福利。藥劑師、腳科醫生、作家、音樂家等都有自己的工會。從2003年6月起,他們便籌組了紐約州針灸業工會推動小組。他認為工會的好處是,能夠請一批專業律師、政治說客和工會活動專家,遊說聯邦、州、市政府,參眾議員,要求提案立法提升中醫針灸的地位,工會也可以代表會員在經濟層面與各保險公司談判,這是糾正中醫針灸醫生不合理待遇的最有效的辦法。
在曼哈頓東城和法拉盛開設診所的針灸醫生陳大志,也在北岸醫院做中藥研究工作。他在治療花粉敏感、腰腿痛和慢性病上頗具經驗。他認為,提高中醫針灸機理的研究水平,用實驗事實說明中醫有效,是提高中醫地位的必經之路。他說,FDA要批准某種藥品上市,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實驗,也必須要有臨床有效的數據。中醫治病有效雖然被幾千年的實踐所證明,但是沒有確實的實驗數據,就無法被其他國家認可。NIH雖然每年斥資1.2億研發中藥治病機理,但美國中醫研究比中國落後至少20年,但是在中國發表的論文不被美國所承認。去年他和其他的研究人員一起對三種抗SARS的中藥方劑進行細胞機理研究,揭示這三個中藥方劑對抑制SARS起作用的機制,這個研究成果即將在美國主流醫學雜誌上發表。 厲振鴻醫生認為中醫提高英語水平和溝通能力是當務之急。
厲振鴻醫生認為,替代醫學會越來越為主流社會所接受。但是關注這個正在增長中的中醫市場的不僅僅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還有其他族裔。在美國行醫的中國醫生要提高英語素質,因為在美國與人溝通是最重要的。而且要有自己專攻的一技之長,才能保住飯碗不被別人搶去。
前一段時期在美國有極高收視率的電視劇《欲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中有這樣一段情節,主人公夏洛特結婚後一心想要一個孩子,但一直都不成功。當聽到一個半老徐娘的朋友在針灸治療幫助下懷孕的消息後,也按捺不住要碰一碰運氣。滿懷希望的她求診於曼哈頓一個有著東方面孔的針灸師,被插了滿身是針的夏洛特被醫生教導要心平氣和,排除一切雜念。結果夏洛特卻無法將窗外嘈雜的汽車鳴笛
噪聲置之度外。最後絕望的她對醫生喊道,“我做不到!”這個讓人一笑置之的紐約人生活的小插曲,也許恰恰可以反映出美國主流社會對中醫針灸的真實感受。面對西醫們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許多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敲中醫的門,至於效果如何,則要看中醫從業者們的操行了。